徐老师
16251324444
孙老师
13712257511
北海的传销人员说自己在湛江,主要是因为北海因传销问题名声不佳,很多人听到北海就会联想到传销,从而产生警惕和抗拒心理。而湛江与北海地理位置相近,且知名度相对较高,但传销的负面印象较少,更容易让受害者放松警惕。传销人员以此为诱饵,先将受害者骗到湛江,再以“出差”“进货”等理由将其带到北海,进而实施传销骗局。
此外,传销人员还会通过伪造微信共享位置、使用虚假素材等手段,让受害者相信他们确实在湛江。这一系列操作都是为了提高邀约的成功率,破坏受害者的人脉市场,以便更好地开展传销活动。北海传销人员常用的诈骗手段围绕“诱骗入局”和“洗脑控制”展开,核心是利用信任与信息差降低受害者警惕,主要手段如下:
1. “感情/亲情/友情”邀约:这是最主要的手段。传销人员会以“找工作”“合伙做生意”“旅游”“见家长”等理由,邀请亲友、同学或网友前往北海,利用熟人信任突破心理防线。
2. 伪装“成功场景”:见面后会带受害者参观所谓的“高档小区”“写字楼”,展示传销人员伪造的“豪车”“存款”,营造“当地赚钱容易、项目靠谱”的假象,掩盖传销本质。
3. 密集“洗脑”灌输:安排多名传销人员轮流与受害者聊天,反复灌输“资本运作”“连锁经营”“1040阳光工程”等虚假概念,歪曲政策、编造“国家支持”的谎言(如伪造文件、曲解建筑标识),逐步瓦解受害者的判断能力。
4. 控制人身与信息:部分情况下会变相限制受害者自由,比如没收手机、不让单独外出;同时隔绝受害者与外界的理性沟通,避免其接触到揭露传销的信息,防止“醒悟”。
5. 低门槛“诱缴费用”:以“加入就能分红”“拉人有高额回报”为诱饵,引导受害者缴纳几千到几万元的“入门费”,并要求其发展下线(亲友为主),形成金字塔式诈骗结构,让受害者从“被骗者”逐渐变成“骗人者”。
上一篇:上一篇:揭开岳阳传销的黑暗面纱。【反传销救助中心】
下一篇: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