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老师
16251324444
孙老师
13712257511
广州的秋,风裹着雨砸在天河区的桥洞上,溅起的水花打湿了露宿者的衣角。李姨(化名)裹紧薄外套,目光却没在那些沉睡的“大神”身上停留——她从东莞东辗转而来,不是为了感慨人间冷暖,而是想找那个三年没回过家的儿子。
“我胃上的刀口还没长好,化疗八次,吐到连水都喝不下时,还在想他有没有吃饱。”李姨的声音带着术后未愈的沙哑,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,照片里的儿子穿着工装,笑得露出虎牙。可如今,这张脸只活在她的念想里。
家里的日子早被疾病和疏离撕成了碎片。丈夫曾是一天四包烟、一斤二两酒的“狠人”,直到咽喉癌找上門,四次化疗后戒了烟,却改不掉晨起就端酒杯的习惯,一天一斤半的酒,喝得眼神发直,家里的事全成了“不管事”。儿媳一个人带着孙子,白天在工厂流水线赶工,晚上给孩子洗尿布时偷偷哭,这些苦,全靠李姨和女儿撑着。
“女儿要上班,还要帮我熬药、送孙子上学,我不能再让她分心。”李姨说,这次来广州,她没告诉任何人,揣着女儿偷偷塞的两百块钱,从东莞东坐大巴到天河,白天在城中村的小吃摊、工地边打听,晚上就找个避风的角落蜷着。隆江猪脚饭的香气飘来时,她会想起儿子小时候,总吵着要吃带肥的肉,可现在,她连儿子在哪家工厂打工都不知道。
风雨还在下,桥洞里的人翻了个身,李姨把照片揣进怀里,又往人流多的地方走。她不知道这条路要走多久,只记得女儿说的“妈,哥肯定是遇到难处了,我们找到他,一家人一起扛”。
其实每个在广东奔波的人,都揣着自己的苦:有人在高楼里算着KPI,有人在桥洞里盼着天明,而李姨的苦,是想把散了的家,重新拼回来。如果您见过照片里这个穿工装的男人,或者听过有人说起一个三年没回家的儿子,请帮她捎句话——“妈病好了,家里的门,一直为你开着。”
上一篇:上一篇:反传销柔儿是如何帮助传销受害者的?【反传销救助中心寻亲网】
下一篇: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