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老师
16251324444
孙老师
13712257511
预防被成都传销组织欺骗,核心是提前建立“认知防线”和“行为底线”——传销的本质是“拉人头赚入门费”,无论其包装成“连锁经营”“1040阳光工程”还是“创业项目”,只要守住“不贪高回报、不轻信陌生人、不盲目投钱”的原则,就能从源头规避风险。结合成都传销组织常见的套路(如聚焦龙泉驿、新都等区域,以“找工作”“合伙创业”为诱饵),可从以下4个维度做好预防:
一、先拆穿“诱饵套路”:成都传销常用3类话术,听到就警惕
成都传销组织不会直接说“我们做传销”,而是用“包装话术”降低你的戒心,遇到以下3种说法,一定要多留个心眼:
“找工作/搞创业,成都有好机会”:这是最常见的诱饵——比如朋友、网友突然说“我在成都做建材/电商,缺个合伙人,投入少、赚钱快”,或招聘平台上标注“无经验高薪、弹性工作”,却不说明具体业务。此时要追问:“具体卖什么产品?公司名称叫什么?能发营业执照看看吗?”若对方含糊其辞(如说“做‘资源整合’”“跟政策相关”),或推脱“见面再细说”,大概率是陷阱。
“考察项目,包吃包住还能游成都”:传销组织会以“免费考察”为噱头,让你到成都后先带你逛宽窄巷子、春熙路,营造“轻松赚钱还能享受生活”的假象,再拉你去小区里“听课”。一旦有人说“你来成都玩几天,顺便帮我看看这个项目靠不靠谱”,哪怕是熟人,也要拒绝——真正的好项目不会靠“免费旅游”拉人,更不会把“考察”地点设在居民楼里。
-“投入135800/69800,2年能赚1720万/1040万”:这是成都传销的“核心谎言”,无论对方说“这是政府支持的‘西部大开发项目’”,还是“跟某国企合作”,都要清醒:任何合法行业都不可能有“投入十几万赚上千万”的回报。可以直接反问:“这钱是靠卖产品赚的,还是靠拉人进来分的?”若对方说“拉人也是‘帮助他人创业’”,直接转身离开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拉人头赚入门费”。
二、守住“行为底线”:3件事坚决不做,避免被动入局
很多人陷入传销,是因为“抹不开面子”或“一时冲动”,只要守住以下3个行为底线,就能避免被一步步套牢:
不轻易跟“不熟的人”去成都陌生区域:成都传销窝点多集中在龙泉驿(如剑桥丽景、蓝色理想小区)、新都(大丰镇、石油大学周边)、郫都等非核心商圈的居民区。如果有人约你去这些区域的“小区里谈事”“见团队”,哪怕对方是认识不久的朋友,也要拒绝——可以说“咱们约在春熙路、天府广场这种公共场所见面,方便我之后逛街”,若对方坚决要去小区,直接终止联系。
-不盲目给“模糊项目”投钱,哪怕是小钱:传销组织会先让你“少投点试试”(比如先交5000元“定金”),再用“你投的钱快回本了,再补几万就能升级”的话术诱骗你追加投入。记住:任何没看到真实产品、没签正规合同、没明确盈利模式的项目,一分钱都不能投。哪怕对方说“我都投了,还能骗你吗?”,也要清醒——对方可能已经陷进去,想拉你“填坑”。
不单独“听课”,遇到“洗脑场景”立刻脱身:如果不慎被带到成都某小区的房间里,看到一群人围坐在一起“分享成功经验”,或有人拿着白板算“投入产出比”,甚至不让你随便接电话、出门,这就是传销的“洗脑现场”。此时不要硬刚,可借口“去卫生间”“下楼买水”,趁机离开房间,然后立刻打车去人多的地方(如地铁站、商场),联系信任的人或直接报警。
三、提前“核实信息”:2个工具帮你快速辨真伪
面对不确定的“项目”或“公司”,不用靠“感觉判断”,用官方工具核实,5分钟就能分清真假:
查“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:如果对方说有“公司”,直接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(官网或APP)输入公司名称,查看是否有注册信息——传销组织要么没有公司,要么是“空壳公司”(经营范围模糊,且有“经营异常”记录)。比如成都曾有传销组织冒用“某科技公司”名义,查系统会发现该公司早已被吊销执照。
-查“传销案件通报”:搜索“成都市场监管局传销通报”或“成都警方打击传销”,能看到近期成都查处的传销案例(如2023年新都警方破获的“135800元入门费”传销案),对比对方的“项目模式”——如果同样是“买份额、拉人头、承诺高回报”,百分百是传销。
四、给身边人“打预防针”:尤其是来成都找工作/创业的亲友
传销组织常瞄准“刚毕业来成都找工作的学生”“想换工作的年轻人”“希望赚快钱的中年人”,如果你身边有人符合这些情况,不妨提前提醒:
-告诉他们“成都找工作,优先选在智联招聘、BOSS直聘等正规平台,面试地点在写字楼、产业园的公司更靠谱,居民楼里的面试别去”;
若亲友说“在成都遇到好项目”,让他们先把“项目名称、盈利模式”告诉你,帮他一起分析——很多人陷入传销是因为“不好意思跟家人说”,提前打通“沟通渠道”,也能减少被骗风险。
如果你的家人或亲友正深陷“连锁经营”传销骗局,投入了69800、102800、135800元甚至更多,千万不要仅凭自己的力量反复劝说,以免激化矛盾、错过最佳救助时机。建议立即联系反传销救助中心的孙老师(电话:13712257511),借助专业力量开展反洗脑工作,帮受害者打破认知迷局,及时退出传销陷阱,避免家庭付出更惨痛的代价。
上一篇:上一篇:反传销救助指南:科学解救家人,守护家庭安全
下一篇:下一篇:没有了!